高空作业的分类有哪些
1、高处作业分类:
1、当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之间时,称为一级高处作业。
2、当作业高度超过5米至15米时,称为二级高处作业。
3、作业高度超过15米至30米时,称为三级高处作业。
4、当作业高度超过30米时,称为超高空作业。
2、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和一般高处作业。
1、特殊高处作业类别:
在6级阵风(风速10.8米/秒)及以上的大风中进行高空作业;
在高温或低温下,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高空作业;
降雪期间,在雪天进行高空作业;
下雨天高空作业;
室外完全使用人工照明的夜间高处作业;
接近或接触带电物体时的高空带电作业;
在没有立足点或稳固立足点的高处作业。
2、一般高处作业:
除特殊高处作业外的高处作业。
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2m(包括2m)的高度进行的可能坠落的作业。高空作业要求建筑物或支架在装载时承受吊篮的负载。从理论上讲,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。
建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主要包括边缘、孔洞、攀登、悬挂、穿越等五种基本类型,这些类型的高空作业是高空作业中可能发生人员伤亡的主要场所。
所谓高处作业,是指以人在一定岗位上所做的工作为基准。相关标准gb/t3608-2008《高处作业分类》规定:“在坠落高度基准面(包括2m)以上2m高处进行的任何可能坠落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。”根据该规定,建筑行业的高空作业范围相当广泛。在建筑物内工作时,如果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作业,则为高空作业。
为了便于作业过程中的预防工作,有效防止人和物体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,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,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,采取各种形式的开洞、临边作业、吊挂、攀爬作业,建筑物、构筑物范围内的操作平台和立体交叉作业,以及主体结构外和通道旁现场的各种孔、坑、沟,只要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符合上述条件,则视为高空作业并加以保护。
联系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