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标准现状
1、现行标准体系
目前外墙清洗行业已形成以地方标准为主体的规范体系,例如安徽省《DB34/T3083》和河南省《DB41/T1185》明确了清洗作业流程、安全要求及验收标准,涵盖设备使用、废水排放、粉尘控制等内容。
国家层面引用《GB7691》《JGJ80》等标准,对高空作业安全、设备质量提出基础要求,但缺乏针对外墙清洗的专项国家标准。
2、安全规范与执行短板
现有标准要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、设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,但实际执行中因监管不足,安全事故频发(如2024年上海、深圳等地多起坠落事故),暴露出企业安全培训缺失、违规操作等问题。
地方标准虽细化环保要求(如废水需符合《GB8978》排放),但部分企业仍违规使用高污染清洗剂,导致二次污染。
3、区域发展不均衡
一、二线城市依托政策引导(如绿色建筑补贴)和技术资源,率先推广环保清洗剂和智能设备;而三、四线城市因监管薄弱、企业规模小,仍依赖传统人工清洗,标准执行参差不齐。
二、发展建议
1、完善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
制定国家标准:整合地方标准经验,出台全国性《建筑物外墙清洗服务规范》,统一安全操作、环保指标及服务质量要求,覆盖机器人清洗等新技术场景。
强化执法力度: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,定期抽查企业设备安全性和清洗剂环保性,对违规企业实施信用惩戒。
2、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
推广智能设备:鼓励企业引入无人机、清洗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,降低高空作业风险,提升效率(如深圳某企业通过智能设备降低30%人工成本)。
研发环保材料:加大生物降解清洗剂、纳米光触媒技术的政策支持,设定VOC含量强制标准,替代传统化学溶剂。
3、优化政策支持与行业协作
财政激励:对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或专项补贴,例如参照《“十四五”绿色建筑规划》对环保改造项目给予资金倾斜。
行业联盟建设:由协会牵头建立技术共享平台,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,加速技术转化(如安徽省清洗保洁协会参与标准制定)。
4、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
强制培训认证:将高空作业资格培训纳入职业技能体系,要求企业定期开展安全演练,并纳入资质审核。
数字化管理: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作业过程,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和事故追溯系统。
联系电话